全国客服电话
400 888 0826
当前位置:主页 > 物流资讯

【共享物流】物流基础的共享,共享的爆发点

来源:好伙伴       发布时间:2017-10-25 10:42:10

                        阅读量:225

共享单车已经改变了中国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改变了城市的管理业态。屡次打击却难杜绝的偷车行业瞬间无疾而终,屡禁不止的黑摩的、黑三轮和短途出租车私要高价等现象也几近消亡。

 

尽管共享单车绝大多数平台还处于烧钱状态,也引发了一些诸如“无序停放”及“报废车辆堆积如山”的负面评价,但终究瑕不掩瑜,大数据让共享单车与租车客户需求的时间、地点越来越匹配。共享单车最大限度地诠释了共享经济的边际成本优势,其普及程度及影响力远超过优步(Uber)的共享汽车,令发达国家羡慕不已。

 

共享单车的成功让更多的资本开始围绕各种行业推动共享经济,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电动车、共享篮球、共享床铺等共享经济模式纷至沓来。

 

虽然共享床铺因安全问题被关停,但资本看中的是共享经济的趋零边际成本和接近免费的产品获取。实际上,共享经济既不可能真正实现零边际成本,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产品的免费获取,但如果能控制在到达规模不经济之前的规模经济范围内,就足够让投资或投机资本疯狂。

 

谁是下一个共享单车?

 

     

1、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

 

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可谓是,物流业共享模式最早的表现形式。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以基础设施的共享为依托,才能获得规模化、多样化的发展,也是共享物流创新式发展的基础。

 

物流基础设施分为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和私人所有,公共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运、港口、民航、机场、管道、邮政、物流园区、流通中心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而仓储设备、运输设备则多以私人所有为主。

 

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有助于优化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物流运输的综合服务能力。

 

 

2、运输设备的共享

 

目前物流运输设备的共享,是物流业共享模式最显著的表现方式。目前国内的运输设备共享模式,主要集中在车货匹配方面,如以速派得和云鸟为代表的同城货运模式,以运策网为代表的城际货运模式和以物流小秘为代表的长途货运模式。其盈利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将闲散的社会车辆资源整合起来,再重新创造出利润来。

 

该模式对司机、需求方和平台搭建人而言,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资源利用方式,其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来优化车辆运输路线,对车厢剩余空间的实时动态监测,以及市场开发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

 

2015年各类同城货运匹配模式,纷纷获得资本青睐,火速攻城略地,竞争也最为激烈,然而能否获得长远发展,仍需市场考验。然而随着UBER和滴滴,陆续宣布进军物流业,相信该模式将会在2016年为车货匹配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

 

运输设备的共享主要是指,将闲置的车辆及车厢空间、司机的空闲时间等碎片化的资源,通过一定互联网平台整合起来,来为有需求的客户服务。

 

 

3、仓储资源的共享

 

“云仓”可谓是仓储资源共享的最佳表现,其共享主要内容为,一是用户数据的共享,二是仓储设备及空间资源的共享。云仓的发展离不开近年来“双11”电商物流的促进,由于各大电商平台和仓储企业需要不断解决活促销动期间的“爆仓”问题,来满足消费者对于快递效率的需求。通过建立云仓,借助大数据的技术来分析不同区域人们对不同品类商品的需求情况,来更好的预测市场需求情况,进而提高仓储配的反应速度。

 

目前云仓在国内可分为,整合型云仓,和自建型云仓。整合型云仓以阿里菜鸟云仓为标志,自建云仓则可分为,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类云仓,以顺丰、宅急送、天天快递为代表的快递企业自建云仓和以中联网仓为代表的第三方仓储供应商所建云仓。

 

无论是整合型云仓还是自建型云仓,都在着力吸引客户入驻,客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能享受其成熟的仓储物流技术。

 

 

4、物流技术装备的共享

 

技术装备的共享在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同时,也同时促进了物流金融和绿色物流的发展。目前国内在技术装备共享方面,以托盘的循环共用系统建设,叉车租赁业务的发展最为突出。

 

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是在RFID电子标签、GPS、GIS等技术的支持下,让托盘在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销售企业之间实现循环利用,延长托盘使用寿命、降低木质托盘增长率、提高托盘利用率,进而促进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目前以集保和招商路凯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运营经验。

 

叉车租赁可以满足企业突发性、季节性以及长期需求,使已有的叉车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还可以大大减轻企业资金运作压力,便于产品后期维护以及技术更新等优势,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从CeMAT ASIA 2015首次设立“中国叉车租赁和后市场专区”,以及永恒力和合力叉车合作成立叉车租赁公司可见一斑。相信随着叉车租赁公司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来动态监测叉车租赁业务的发展。

 

目前相比较而言,在国内托盘和叉车的共享模式较为成熟,而其他的仓储技术装备如货架、AGV、机器人、仓储管理软件等,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其共享模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总而言之,无论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运输设备的共享还是物流技术装备的共享,要实现“共享”,都要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以现有资源设备为依托,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为目的。相信,随着共享理念的逐渐深入,物流业会有更多环保适用的共享模式出现。

 

共享物流的爆发点

 

共享集装箱或可成为下一个共享经济的成功应用。虽然共享单车属于B2C模式,而共享集装箱更多属于“B2B+B2C”模式(因为集装箱的使用者往往具有规模性,不是以单个数量进行租用)。

 

多式联运是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仅占货运总量的2.9%,而集装箱海铁联运占比更是仅有1.9%。这与2016年美国铁路集装箱海铁联运占比达到49.2%形成了鲜明对比。

 

抛开不同运输方式企业及“一关二检”之间的利益冲突及管理架构矛盾,多式联运最大的障碍应该是归属不同企业的集装箱特征导致难以在不同运输主体循环共享。自备箱(SOC)、船东箱(COC)和单程箱(OWC)等不同主体归属的集装箱既阻碍了集装箱的循环共享,也极大地增加了不同主体异地还箱、空箱集配、集结点建设维护以及逾期费用等成本。而共享集装箱恰恰从技术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2016年8月,中国铁路集装箱保有量共计32万只,日均装车量10905只;而2016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则为2107万TEU(20英尺集装箱),全球前30名港口的日均吞吐量为102万TEU。尽管目前全球集装箱保有量难以准确统计,但初步估算,2500万只至3000万只共享TEU就可以满足全球集装箱货运的需要,而启动这个共享产品仅需要100万只TEU即可。

 

以当前普通TEU 1.2万元至1.8万元的售价计算,加上共享功能化模块的成本,规模化制造TEU的售价可以控制在2万元以内,那么前期投资估算只需200亿元就可以完全覆盖目前国内的铁海联运及公铁联运需求。

 

共享单车目前的资本投入已经超过110亿元,但只是解决和满足了部分城市的一小部分市场需求。而共享集装箱则仅需200亿元资本,就可以撬动目前业界最为关注的多式联运提升问题,并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金融杠杆的综合利用逐步滚动,直至用2500万只至3000万只共享集装箱覆盖全球市场。

 

共享集装箱发展后将剑指集装箱租箱公司

 

据统计,全球保有的集装箱40%属于各类租箱公司。目前,全球十大租箱公司均在海外发达国家,租赁费用一方面可折价成运费折扣,另一方面可直接收取租赁费用。而共享集装箱则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租赁给用户,快速接管传统租箱市场。

对于小用户甚至单箱租赁企业来说,可以直接收取集装箱价值的150%作为租赁抵押金,而对于大型客户则采取租赁抵押金再贷款方式进行金融配置。这样一来,100万只共享集装箱就可以回收300亿元租赁抵押金。同时,租赁抵押金再贷款还能有更高的收益。

当共享集装箱形成规模之后,其规模化空箱集结点建设与运营、还箱点的智慧布局、空箱智慧调配、集装箱维修保养、逾期费用结算等运行成本将呈现30%至50%的递减,特别是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并增大运营壁垒。此外,加大集装箱的交易应用频次,也会进一步实现租赁收益的提升。

在逐步完善共享集装箱运营模式后,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进一步引入债权杠杆,将有效实现5倍至20倍规模递增。在既能防范金融风险,又能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下,可以通过3轮至4轮的倍增,形成6000亿元至8000亿元的资金规模,从而完全满足对全球集装箱的共享化替代。

共享集装箱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跨越式发展,并进而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全球话语权。

因此,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经营公司、港口、地方城投及船东、集装箱制造商等,可以以股权投资加债权投资的形式,成立初期规模为200亿元的资产公司,而萌芽投资仅5亿元至10亿元即可,用来逐步购买装有NB-IoT窄带物联网、远程安全防护等共享技术条件的新型集装箱,或对符合标准的传统集装箱进行功能化改装升级。另外,成立混合所有制或民营公司,负责共享集装箱的共享平台建设、空箱集结、维护保养、租赁收费、融资操作等。

 

共享集装箱也存在着运营风险

 

第一类风险来自于共享业务的吸引力,毕竟资本的吸引力来自于业务的吸引力;

第二类风险在于使用频次,这也是共享经济成功的关键要素,甚至能影响到支付征信的场景;

第三类风险是利润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它将极大地影响资本的进入速度,从而决定规模化倍增的速度。

 

总而言之,无论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运输设备的共享还是物流技术装备的共享,要实现“共享”,都要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以现有资源设备为依托,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为目的。

相信,随着共享理念的逐渐深入,物流业会创造出更多共享模式出现。